作者: 西安AG8 添加時間:2017-08-21 來源:中國中醫藥報
血虛者要注意調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,滋補肝腎以補血。黃芪當歸羊肉湯中,羊肉溫補功效突出,黃芪補氣生血,當歸補血活血,通過補氣養血,可讓氣血生發有源,有效地預防血虛複發。
中醫認為,血虛是指氣血生成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一種狀態。中醫把血的功能概括為“濡養”兩個字,它內養髒腑,外濡皮毛筋骨,從而維持著人體各髒腑、組織器官正常功能活動。一旦血不夠用,即會在人體各方麵表現出來。一般表現為麵色蒼白,唇色、指甲淡白無色,頭暈眼花,心悸失眠,月經量少,手足發麻,舌質淡,脈細無力等。
西醫也有“貧血”一說,經常有人拿著化驗單問:“我化驗沒有貧血,怎麽醫生說我是血虛?”其實血虛和貧血並不是一個意思。由於中、西醫理論體係不同,有血虛的病人不一定貧血。在臨床上,貧血的患者,除了血虛之外,還會出現其他中醫病證。
一般人認為,血虛是女性的“專利”。實際上,男性也可能發生血虛。成年男性由於工作壓力大、思慮過多導致精神壓力大,或因脾胃虛弱、營養不足,化生血液的功能減退而致血液化生障礙;或因久病不愈,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血液耗損,均可導致血虛的出現。
血虛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,並沒有非常明顯的症狀。血虛者,身體易感到疲勞,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很難集中精神,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耐力變差,在平常的生活中稍有不慎就會感冒,抵抗力明顯下降。除了容易生病外,情緒也不穩定,容易煩躁。
血虛者要注意調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,滋補肝腎以補血。當煩悶不安、情緒不佳時,可以聽聽輕快的音樂,看看喜劇,或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,使精神振奮,心情愉悅。“肝開竅於目”而“肝受血而能視”,要謹防“久視傷血”。也不可勞心過度。飲食上可常食桑葚、荔枝、鬆子、黑木耳、菠菜、大棗、胡蘿卜、羊肉、牛肝、羊肝、甲魚、海參、平魚等食物。
給大家介紹一款具有補氣血作用的藥膳——黃芪當歸羊肉湯。原料包括羊肉250克(切塊),黃芪、黨參、當歸各25克,生薑及食鹽適量。將黨參、黃芪、當歸用紗布包裹,與羊肉塊同放沙鍋內,加水煎煮,至肉爛時放入生薑及食鹽,吃肉喝湯。
方中的羊肉性溫。中國最有名的兩道藥膳,張仲景的“當歸生薑羊肉湯”,傅青主的“頭腦”,都是用羊肉做的。由此不難看出,羊肉的溫補功效是十分突出的。
黨參和黃芪都是非常著名的補氣藥。黃芪不僅能補氣,還能通過補氣來生血,具有良好的補血之功,所以人們稱“黃芪為補藥之長”,堪稱補氣藥的首席之選。